|
1. 何贵华, 廖珂, 谢德仁,“金融机构内部的信息流动:来自券商股权质押业务的证据”,世界经济,7期,207-232页,2021 2. 张新一, 崔宸瑜, 谢德仁,分红都是为了回报投资者吗——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与分红动机异化,会计研究,8期:107-123页,2021 3. 谢德仁,“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”,财会月刊,21期,22-27页,2021 4. 廖珂,谢德仁,张新一,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并购——基于市值管理的视角”,会计研究,10期,97-111页,2020 5. 谢德仁, 刘劲松, 廖珂, "亟待走出的“双庞氏”陷阱", 经济观察报, 21期, 2020 6. 谢德仁, 刘劲松, 廖珂, "A股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总体分析(1998-2018)——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视角", 财会月刊, 19期, 9-31页, 2020 7. 郑登津, 谢德仁, 袁薇, "民营企业党组织影响力与盈余管理", 会计研究, 5期, 62-79页, 2020 8. 谢德仁, 张梅, "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:成本法还是权益法?", 会计研究, 2期, 3-15页, 2020 9. 谢德仁, 何贵华, 黄亮华, "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提升了吗?", 投资研究, 3期, 39卷, 35-56页, 2020 10. 谢德仁, "推动结构性去杠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", 中国证券报, A07版期, 2018 11. 郑登津, 谢德仁, "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捐赠", 金融研究, 9期, 151-168页, 2019
12. 谢德仁, "放开IPO存量发行:华宝股份式分红争议的解决之道", 商业周刊(中文版), 6期, 9-10页, 2019 13. 谢德仁, 何贵华, 廖珂, "券商的股权质押业务与其分析师荐股评级的乐观偏差", 会计研究, 8期, 18-24页, 2019 14. 谢德仁, 张新一, 崔宸瑜, "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分类操纵——来自业绩型股权激励“踩线”达标的证据", 管理世界, 7期, 167-181页, 2019 15. 谢德仁, 廖珂, "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", 会计研究, 8期, 21-27页, 2018 16. 谢德仁, 崔宸瑜, 汤晓燕, "业绩型股权激励下的业绩达标动机和真实盈余管理", 南开管理评论, 1期, 159-171页, 2018 17. 谢德仁, 王康, 廖珂, "市场化方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", 中国证券报, A08版页, 2018 18. 廖珂, 崔宸瑜, 谢德仁, "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", 金融研究, 4期, 172-189页, 2018 19. 谢德仁, "培育现金增加值创造力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", 中国证券报, A08期, 2018 20. 谢德仁, 廖珂, 郑登津, "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", 会计研究, 3期, 3卷, 30-38页, 2017 21. 林乐, 谢德仁, "分析师荐股更新利用管理层语调吗?——基于业绩说明会的文本分析", 管理世界, 11期, 0卷, 125-145页, 2017 22. 谢德仁, 崔宸瑜, 廖珂, "上市公司“高送转”与内部人股票减持:“谋定后动”还是“顺水推舟”?", 金融研究, 11期, 158-173页, 2016 23. 谢德仁, 张梅, "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——兼析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分红能力", 会计研究, 3期, 21-28页, 2016 24. 谢德仁, "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?——基于管理层语调视角的实证研究", 财经研究, 7期, 42卷, 28-39页, 2016 25. 德仁、郑登津、崔宸瑜,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“地雷”吗?——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,《管理世界》,第5期, 128-140,2016
26. 黄亮华、谢德仁,核准制下IPO市场寻租研究——基于发审委员和承销商灰色关联视角,《中国工业经济》,第3期,20-35,2016
27. 刘永涛,陈运森,谢德仁,郑登津,“董事连锁网络与会计政策趋同——基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的证据”,中国会计评论,1期,13卷,pp. 1-28,2015/3/16 |